历史地理专用教室

一、地理功能
地理教室是开展初中地理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场所。
地理教室需满足初中地理教学及实践活动的要求,提供多样化的现代教育技术,提供图像、标本、模型等课程资源,以呈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,落实地理观察、地理观测、地理演示、地理实验和制作等教学与实践的要求。
二、要求
基于初中地理学科学习特点,在地理教室中营造安全、实用、富有科技和文化内涵的地理学习环境,有助于地理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开展,满足学生观察体验、实践探究、合作学习等多样化学习需求。
(一)选址
地理教室宜邻近气象观测站、天文观测站等场所设置。有条件的学校宜邻近地理教室设置器材室。
(二)面积
地理教室的使用面积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GB 50099 中的有关规定。
(三)布局
1.功能区域
地理教室宜设置教学活动区、交流观摩区、信息查询区、作品展示区等。各区域可独立设置,也可混合布置。
2.布局要求
室内设备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GB 50099 中 5.1 和 5.2 的相关规定。
(1)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1.00m~1.10m。
(2)沿墙布置的课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、管道等墙面突出物的净距不宜小于 0.15m。
(3)课桌椅、橱柜等应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进行布局,确保不影响室内空间和走道的安全。课桌椅在纵横排列时,应符合如下要求:
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 0.90m。最前排课桌椅的前沿与前方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2.20m;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9.00m;前排边座座椅与书写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°。最后排桌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;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1.10m。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 0.60m。
(四)环境
1.通风与空气调节:室内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,优先采用自然通风。采用机械通风时,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GB 50189 的有关规定。
2.采光:室内采光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采光设计标准》GB/T 50033 的有关规定。学生桌面采光系数不小于 2.0%。窗户宜安装双层窗帘,里层为遮光通风帘,外层为彩色喷绘窗帘。
3.照明:室内照明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GB 50034的有关规定。桌面维持平均照度不应小于 300lx,照度均匀度不小于 0.7。书写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小于 500lx,照度均匀度不小于 0.8。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 9W/㎡,眩光值不大于 16,显色指数不小于 80。
4.噪声控制:室内噪声控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》GB 50118 的有关规定。
(五) 基础设施
1.墙地面:地面应采用耐磨、防滑、防尘、易清洁材料,应有防潮处理。墙面应预留空调管洞。
2.强电:室内电源插座、空调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。电源插座应采用安全型,电源插座数量及位置满足教学设备配置使用需求。
3.弱电:室内应覆盖无线网络,预留网络、广播、有线电视端口,端口数量和位置按设计要求配置。
三、历史功能
历史教室是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场所。
历史教室需满足初中历史教学要求,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,借助历史图文及数字化课程资源,为学生提供获取、比较、分析、综合历史信息,交流、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。通过完善学史方式、优化学史过程、丰富学史经历,促进学生掌握历史知识,习得史学思想方法,引导教师及时、有效指导教学,落实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目标。
四、要求
基于初中历史学科学习特点,在历史教室中营造安全、实用、富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,装修上可结合学校自身特点采用不同风格,内容布置可突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区域乡土特色,满足学生激趣质疑、观察体验、实践探究、合作学习等多样化学习需求。
(一)选址
历史教室宜邻近学校图书馆设置。
(二)面积
历史教室的使用面积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GB 50099 中的有关规定。
(三)布局
1.功能区域
历史教室宜设置教学活动区、信息查询区、成果展示区以及具有乡土(社区)历史内涵的学习或展示区域。各区域可独立设置,也可混合布置。
2.布局要求
室内设备布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中小学校设计规范》GB 50099 中 5.1 和 5.2 的相关规定。
(1)书写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宜为 1.00m~1.10m。
(2)沿墙布置的课桌端部与墙面或壁柱、管道等墙面突出物的净距不宜小于 0.15m;
(3)课桌椅、橱柜等应根据不同教学模式的需求进行布局,确保不影响室内空间和走道的安全。课桌椅在纵横排列时,应符合如下要求:
课桌椅的排距不宜小于 0.90m。最前排课桌椅的前沿与前方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 2.20m;最后排课桌的后沿与前方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 9.00m;前排边座座椅与书写板远端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 30°。最后排课桌椅之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;自最后排课桌后沿至后墙面或固定家具的净距不应小于 1.10m。室内纵向走道宽度不应小于 0.60m。教室两侧及后部的墙面设置开放式书架和数码相框等。
(四)环境
1.通风与空气调节: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。室内应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,优先采用自然通风。采用机械通风时,新风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》GB 50189 的有关规定。
2.采光:室内采光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采光设计标准》GB/T 50033 的有关规定。桌面采光系数不小于 2.0%。窗户应安装窗帘。
3.照明:室内照明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GB 50034的有关规定。桌面维持平均照度不应小于 300lx,照度均匀度不小于 0.7。书写板面维持平均照度不小于 500lx,照度均匀度不小于 0.8。照明功率密度不大于 9W/㎡,眩光值不大于 16,显色指数不小于 80。
4.噪声控制:室内噪声控制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》GB 50118 的有关规定。
(五)基础设施
1.墙地面:地面应采用耐磨、防滑、防尘、易清洁材料,应有防潮处理。墙面平整,便于情境布置。墙面应预留空调管洞。
2.强电:室内电源插座、空调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设不同支路。电源插座应采用安全型,电源插座数量及位置满足教学设备配置使用需求。
3.弱电:室内应覆盖无线网络,预留网络、广播、有线电视端口,端口数量和位置按设计要求配置。
五、设备配置目录
地理教室建设方案(低配版) |
多媒体设备配备 |
序号 | 名称 | 单位 | 数量 |
1 | 数字立体地形 | 套 | 1 |
2 | 多媒体超半球球幕投影演示仪 | 套 | 1 |
3 | 天文演示仪 | 套 | 1 |
4 | 天文演示穹顶 | 套 | 1 |
5 | 功放系统及音箱 | 套 | 1 |
6 | 多媒体讲台 (内置智能中控系统) | 套 | 1 |
7 | 黄土地貌 | 套 | 1 |
8 | 冰川地貌 | 套 | 1 |
9 | 海岸侵蚀地貌 | 套 | 1 |
10 | 丹霞地貌 | 套 | 1 |
11 | 重力地貌 | 套 | 1 |
12 | 喀斯特地貌 | 套 | 1 |
13 | 火山熔岩地貌 | 套 | 1 |
14 | 断层褶皱地貌 | 套 | 1 |
15 | 温室效应后果之一 | 套 | 1 |
16 | 荒漠(风蚀)地貌 | 套 | 1 |
17 | 地下水模型 | 套 | 1 |
18 | 五种地形模型 | 套 | 1 |
19 | 地震模型 | 套 | 1 |
20 | 煤、石油矿质构造 | 套 | 1 |
21 | 地上河模型 | 套 | 1 |
22 | 流水地貌 | 套 | 1 |
23 | 等高线地貌模型 | 套 | 1 |
24 | 科罗拉多大峡谷模型 | 套 | 1 |
25 | 模型展柜 | 套 | 18 |
26 | 语音点读地球仪 | 套 | 1 |
27 | 立体地形地球仪 | 套 | 1 |
28 | 平面地形地球仪 | 套 | 1 |
29 | 平面政区地球仪 | 套 | 1 |
30 | 经纬度模型 | 套 | 1 |
31 | 地球内部构造 | 套 | 1 |
32 | 灯箱挂图套装 | 个 | 10 |
33 | 地理科学知识窗帘 | 项 | 1 |
34 | 六边形桌椅 | 张 | 8 |
35 | 学生圆凳 | 个 | 48 |
地理教室建设方案(中配版) |
多媒体设备配备 |
序号 | 名称 | 单位 | 数量 |
1 | 数字立体地形 | 套 | 1 |
2 | 多媒体超半球球幕投影演示仪 | 套 | 1 |
3 | 数字模型 | 套 | 1 |
4 | 天文演示仪 | 套 | 1 |
5 | 天文演示穹顶 | 套 | 1 |
6 | 中国立体语音地形 | 套 | 1 |
7 | 世界立体语音地形 | 套 | 1 |
8 | 功放系统及音箱 | 套 | 1 |
9 | 多媒体讲台 (内置智能中控系统) | 套 | 1 |
10 | 黄土地貌 | 套 | 1 |
11 | 冰川地貌 | 套 | 1 |
12 | 海岸侵蚀地貌 | 套 | 1 |
13 | 丹霞地貌 | 套 | 1 |
14 | 重力地貌 | 套 | 1 |
15 | 喀斯特地貌 | 套 | 1 |
16 | 火山熔岩地貌 | 套 | 1 |
17 | 断层褶皱地貌 | 套 | 1 |
18 | 温室效应后果之一 | 套 | 1 |
19 | 荒漠(风蚀)地貌 | 套 | 1 |
20 | 地下水模型 | 套 | 1 |
21 | 五种地形模型 | 套 | 1 |
22 | 地震模型 | 套 | 1 |
23 | 煤、石油矿质构造 | 套 | 1 |
24 | 地上河模型 | 套 | 1 |
25 | 流水地貌 | 套 | 1 |
26 | 等高线地貌模型 | 套 | 1 |
27 | 科罗拉多大峡谷模型 | 套 | 1 |
28 | 模型展柜 | 套 | 18 |
29 | 语音点读地球仪 | 套 | 1 |
30 | 立体地形地球仪 | 套 | 1 |
31 | 平面地形地球仪 | 套 | 1 |
32 | 平面政区地球仪 | 套 | 1 |
33 | 经纬度模型 | 套 | 1 |
34 | 地球内部构造 | 套 | 1 |
35 | 土壤实物标本 | 套 | 1 |
36 | 时区换算演示仪 | 套 | 1 |
37 | 灯箱挂图套装 | 个 | 10 |
38 | 地理科学知识窗帘 | 项 | 1 |
39 | 六边形桌椅 | 张 | 8 |
40 | 学生圆凳 | 个 | 48 |
地理教室建设方案(高配版) |
多媒体设备配备 |
序号 | 名称 | 单位 | 数量 |
1 | 数字立体地形 | 套 | 1 |
2 | 多媒体超半球球幕投影演示仪 | 套 | 1 |
3 | 数字模型 | 套 | 1 |
4 | AR地理沙盘 | 套 | 1 |
5 | 天文演示仪 | 套 | 1 |
6 | 天文演示穹顶 | 套 | 1 |
7 | 环幕示教系统 | 套 | 1 |
8 | 功放系统及音箱 | 套 | 1 |
9 | 多媒体讲台 (内置智能中控系统) | 套 | 1 |
10 | 黄土地貌 | 套 | 1 |
11 | 冰川地貌 | 套 | 1 |
12 | 海岸侵蚀地貌 | 套 | 1 |
13 | 丹霞地貌 | 套 | 1 |
14 | 重力地貌 | 套 | 1 |
15 | 喀斯特地貌 | 套 | 1 |
16 | 火山熔岩地貌 | 套 | 1 |
17 | 断层褶皱地貌 | 套 | 1 |
18 | 温室效应后果之一 | 套 | 1 |
19 | 荒漠(风蚀)地貌 | 套 | 1 |
20 | 地下水模型 | 套 | 1 |
21 | 五种地形模型 | 套 | 1 |
22 | 地震模型 | 套 | 1 |
23 | 煤、石油矿质构造 | 套 | 1 |
24 | 地上河模型 | 套 | 1 |
25 | 流水地貌 | 套 | 1 |
26 | 等高线地貌模型 | 套 | 1 |
27 | 科罗拉多大峡谷模型 | 套 | 1 |
28 | 模型展柜 | 套 | 18 |
29 | 地理探究实验箱 | 套 | 1 |
30 | 语音点读地球仪 | 套 | 1 |
31 | 立体地形地球仪 | 套 | 1 |
32 | 平面地形地球仪 | 套 | 1 |
33 | 平面政区地球仪 | 套 | 1 |
34 | 经纬度模型 | 套 | 1 |
35 | 地球内部构造 | 套 | 1 |
36 | 土壤实物标本 | 套 | 1 |
37 | 时区换算演示仪 | 套 | 1 |
38 | 八大行星吊装模型 | 套 | 1 |
39 | 灯箱挂图套装 | 个 | 10 |
40 | 地理科学知识窗帘 | 项 | 1 |
41 | 六边形桌椅 | 张 | 8 |
42 | 学生圆凳 | 个 | 48 |
序号 | 设备名称 | 规格要求 | 市场价 |
1 | 穹顶安装 | 拼接+吊装+基层处理(平整,无瑕疵,无凹凸感、无刷纹和流坠,无漏刷,无泛色)+油漆+做造型 | 160000 |
2 | 轻钢龙骨造型吊顶 | 吊顶骨架采用50型轻钢龙骨(热镀)制作,专业吊筋,螺栓固定于顶部。 吊顶罩面采用9mm单层纸面石膏板自攻丝固定于轻钢龙骨上。 1. 施工说明: (1)大面积吊顶起拱为总高2%。 (2)阴角顺直,对角整齐。 (3)自攻丝间距500px固定。 (4)工艺造型大部分用50型轻钢龙骨基层,纸面石膏板。 (5)副龙骨间距875px到1125px。主龙骨间距2000px。 (6)泰山纸面石膏板,石膏板留缝3—8毫米,石膏腻子填平。 |
3 | 吸顶音箱加固与安装 | 隐藏布线,安装部分缝隙≤1毫米 |
4 | 顶面批刮腻子及环保乳胶漆 | 1.批刮耐水腻子2-3遍打磨并找平,高光照射打磨平整,无瑕疵,无凹凸感、无刷纹和流坠,无漏刷,无泛色。刷喷立邦(美得丽)环保乳胶漆。 |
5 | 顶面彩绘蓝天白云或宇宙星空(不含穹顶) | 顶面彩绘蓝天白云或宇宙星空(不含穹顶),使用高色泽油漆绘制粉刷。 |
6 | 墙面基层处理 | 1.黄沙水泥,铲除处三遍腻子,带灯打磨,墙面平整清洁,边角顺直。 |
7 | 墙面乳胶漆 | 1.表面两次涂刷立邦(美得丽)环保乳胶漆工艺;漆面无明显凹凸感、刷纹和流坠,无漏刷,无泛色。 |
8 | 弧幕基础制作 | 轻钢龙骨及石膏板打底,批刮耐水腻子2-3遍打磨并找平。 |
9 | 环幕造型 | 轻钢龙骨及大芯板打底、造型、铝塑板饰面。 |
10 | 模型展柜 | 18组地形地貌展柜根据教室现场尺寸制作。 |
11 | 窗帘箱 | 1.窗帘盒基层采用45px木工板对拼制作,顶部吊筋固定。 2、窗帘盒面层采用石膏板自攻丝固定。 3,批刮耐水腻子2-3遍打磨并找平,高光照射打磨平整。刷喷立邦(美得丽)环保乳胶漆。 |
12 | 地面找平 | 1.水泥自流平,1:3水泥砂浆,找平层厚度:50mm, |
13 | 地面铺设 | 面层材料:PVC卷材或木地板 |
14 | 踢脚线 | 踢脚线高度:100mm,面层材料:木板踢脚含人工,含辅料 |
15 | 墙面及地面布置线槽 | 原墙面及地面开槽,开槽处水泥沙浆找补及恢复 |
16 | 筒灯或日光格栅灯(含开孔、安装) | 筒灯或日光格栅灯(含开孔、安装) |
17 | 开关管线、灯具管线铺设 | 两线国标1.5㎡铜芯线/PVC穿管。 |
18 | 强电插座管线铺设 | 三线国标/2.5㎡铜芯线/PVC穿管。 |
19 | 弱电管线铺设(网络线/喇叭线) | (八芯网络线)/安普 -超五类;高级国标喇叭线 |
20 | 配电箱 | 配电箱/控气面板/辅料/安装。说明:漏电保护开关,控气面板开关。 |
21 | 强电地插 | 五孔插座 |
22 | 照明开关 | 开关安装 |
23 | 窗帘箱 | 1.窗帘盒基层采用45px木工板对拼制作,顶部吊筋固定。2窗帘盒面层采用石膏板自攻丝固定。3,批刮耐水腻子2-3遍打磨并找平,高光照射打磨平整。刷喷立邦(美得丽)环保乳胶漆。 |
24 | 上楼费(装修材料及设备搬运费) | 装修材料及设备搬运费 |
25 | 垃圾清运费 | 施工完成后的垃圾清运 |
26 | 保洁费 | 装修完成后的清理扫除 |
合计 | 160000 |
历史教室整体建设方案 |
多媒体设备配备 |
序号 | 名称 | 单位 | 数量 |
1 | 数字立体地形 | 套 | 1 |
2 | 数字模型 | 套 | 1 |
3 | 数字历史沿革系统 | 套 | 1 |
4 | 曲辕犁 | 个 | 1 |
5 | 筒车 | 个 | 1 |
6 | 辘轳模型 | 个 | 1 |
7 | 连击水碓模型 | 个 | 1 |
8 | 冶铁水排模型 | 个 | 1 |
9 | 桔槔模型 | 个 | 1 |
10 | 镂车模型 | 个 | 1 |
11 | 翻水车模型 | 个 | 1 |
12 | 水磨模型 | 个 | 1 |
13 | 司南模型 | 个 | 1 |
14 | 唐三彩载乐俑 | 个 | 1 |
15 | 历代木犁 | 套 | 1 |
16 | 金缕玉衣模型 | 个 | 1 |
17 | 半坡遗址复原模型 | 个 | 1 |
18 | 二里头殷墟遗址复原模型 | 个 | 1 |
19 | 中国古观星台模型 | 个 | 1 |
20 | 楔形文字泥板 | 个 | 1 |
21 | 阿斯旺三金字塔沙盘 | 个 | 1 |
22 | 中国古代、现代、近代 | 个 | 4 |
23 | 世界古代、现代、近代 | 个 | 4 |
24 | 历史陈列柜 | 组 | 12 |
25 | 仿古窗帘 | 项 | 1 |
26 | 仿古教师讲台 | 台 | 1 |
27 | 仿古学生桌 | 张 | 14 |
28 | 学生凳 | 张 | 56 |
29 | 移动教学助手 | 套 | 1 |
30 | 中国、世界历史年鉴教学演示系统 | 套 | 1 |
31 | 智能历史在线组卷系统 | 年 | 2 |
32 | 云平台系统 | 年 | 2 |
室内基础装修标准 |
序号 | 设备名称 | 规格要求 | 数量 | 单位 | 市场价 |
1 | 基础装修 | 1.顶面石膏吊顶、仿古吊灯、仿古陈列柜; 2.仿古壁纸、仿古窗帘盒子; 3. 墙身工程 1) 油饰高级乳胶漆。做法:三遍批灰,打磨,表面乳胶漆;辅料:胶、腻子、砂纸; 4. 配套工程 1) 安装窗帘及其它; 5. 电气工程 1) 提供并安装灯具,电路改造; 2) 安装灯具电源; 3) 提供并安装墙面插座; 4) 提供并安装单控开关; 5) 提供并安装地面插座(含中控台下); 6) VGA及电源扣槽。 6. 其它 1) 原教室环境清理; 2) 现场工程管理; 3) 垃圾清运; 4) 设备搬运。 | 1 | 间 | 180000 |
| 合计 | 180000 |
| 项目总计(可根据学校实际需求对配置进行调整) | 757356 |